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小学
2022年素质教育督导
当前位置: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> 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小学 >专题列表 > 2022年素质教育督导 > A1办学思想 > B1教育理念

C1.1寨桥小学三年发展规划(2017.09-2020.08)

来源:本站原创  发布人:朱全良  发布时间:2022-03-16  浏览次数:

走行知之路,办美丽乡村学校

(2017年9月——2020年8月)

第一部分:背景分析

一、学校概况

寨桥小学创办于1906年,原名“阳湖县惠化两等小学堂”,2007年学校更名为“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小学”。学校坐落于前黄镇寨桥社区,占地36800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11095平方米,现有学生(含坊前教学点)1341名,设33个教学班,专任教师(含坊前教学点)77名,下设坊前教学点(占地19913平方米,建筑4004平方米)。

多年来,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、支持下,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标准。学校配备了实验室、微机房、图书馆、多媒体教室、阶梯教室、校园电视台、塑胶跑道等教育教学设施,为新一轮主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。

学校继承优秀传统,注重内涵发展,持续改善办学条件,积极推进课程改革,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果,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。先后荣获“江苏省实验小学”、“江苏省平安学校”、“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”、“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”“常州市节水型学校”“武进区文明单位”等称号,曾多次获区素质教育评估三等奖。

二、发展基础

1. 德育工作

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,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,突出学生的养成教育,努力构建学校、社会、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。德育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在常州市比赛成绩优异,少先队基础建设获“五星级单位”称号,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获武进区优秀组织奖。

2.教学改革

学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。以高效课堂为中心,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,关注课堂,加强教学研究,改进课堂教学,深化课程改革,努力提高课堂效益,探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途径、策略,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逐步提高。2014年、2017年学校在区素质教育评估中荣获三等奖。

3. 教师队伍

通过持续培训,教师责任心与事业心不断增强,敬业爱生,务实严谨,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,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。在77名专任教师中,有中小学高级教师22名,中小学一级教师50名,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.5%;“五级梯队”教师15人,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.4%,近三年来20多名获省、市、区“优秀辅导员”“优秀教师”“优秀班主任”“双十佳教师”等荣誉称号。

4.外部资源

学校位于前黄镇寨桥社区,所在政府、周边群众有良好的尊师重教的传统,关心教育事业,支持学校发展。地方企、事业和农、渔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实践资源,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
三、面临挑战

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,学校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,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追求特色发展过程中,也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。

1.学校文化尚需深化

近几年,学校依据办学理念与校训,初步建设了相应的环境设施,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。但尚未形成学校文化的体系。学校核心文化尚需进一步提炼、诠释,形成价值认同;学校环境文化建设需加强规划与实施;学校还需要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有机渗透学校文化,从而内化为师生的行为方式。

2. 课程体系还需架构

学校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,开足开齐课程,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。但现有校本课程门类单一,尚未形成序列,难以满足学生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需求。需架构学校课程体系,持续丰富学校课程,建立课程实施和评价策略,稳步提高教学质量,需要我们作出进一步的努力。

3. 教师素养有待提升

我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分布不均衡。40岁及以上的教师有65人,占了专任教师的84%。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,但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;一批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进入平台期,学科中缺乏领军人物,“五级梯队”教师数量偏少,影响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。教师对课程建设、教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、新要求还不够适应,教师的教育观念、职业情感、职业道德仍需进一步提升,教师的个体发展意识还需增强,专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,须进一步加大优质师资的培养力度。

4.管理机制需要健全

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,建立一套促进学校健康、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制度已成为我校当前的迫切需要。我校需进一步梳理现有制度,围绕教师发展、教学管理、科研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,以促进师生自我诊断、自我完善,主动发展。

第二部分    理念与目标

一、办学理念

办学理念:教人求真,学做真人!

陶行知先生说: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求真,就是要学真本领,追求真理;做真人,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。

教师要以教人求真为目标,在传道授业上特别需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,在铸魂育人上特别需要具有真诚坦荡的情怀,做一个“人生办一件大事来,做一件大事去”的人;学生以学做真人为起点,努力形成真才实学,锻造真才实干,培养真情实感,做一个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人。

“教人求真”,是教师的思想情操;“学做真人”,是学生的人生追求。“教人求真,学做真人”,其精髓在于一个“真”字。学校和教师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者,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,教学生求真知,学真本领,养真道德,说真话,识真才,办真事,追求真理,学做真人。

校训:知行合一

陶行知先生提出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行,是行动,是实践,是亲身体验。知,是知识,也可以理解为获得(感知)知识。陶行知先生基于对知行关系的深刻理解,提出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主张。我们认为,学校和教师应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,遵循教育规律,求真务实,知行合一,通过实践创新,努力探索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科学路径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校风:向善、奋进、笃行。

教风:求真、敬业、践行。

学风:立志、乐学、敏行。

二、发展目标

(一)愿景目标

学校借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,以“教人求真、学做真人”为办学理念,以“知行合一”为校训。通过“思想办校、文化润校、民主管校、个性兴校”,全面实施具有行知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,办有品位的优质乡村小学

(二)三年目标

根据学校的愿景目标,今后三年将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任务,以“发展内涵、规范管理、提升质量”为重点,继续推进文化建设,营造优美校园环境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持续深化教学改革,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力争在下一轮区督导评估中获优秀级,在每年的区素质教育评估中获奖。通过三年努力把寨桥小学建成一所学生喜欢、家长满意,社会认可的优质小学。

(三)培养目标

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精神,把学生培养成“会做人、会求知、会健体、会审美、会劳动、会合作、会生活”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好少年。

三、任务与策略

一、打造“行·知”文化,提升学校品位

以办学理念“教人求真,学做真人”为引领,打造学校“行·知”文化,逐步建设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,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,开发校本课程,陶冶师生情操,丰富师生的校园的生活。

1.梳理办学理念与校训

一是提炼核心价值理念;在学校传统积淀的基础上,从办学理念、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、学生愿景、办学特色等方面对办学文化进行梳理。二是形成全员价值认同。通过多种方式,让教师、学生和家长形成对学校文化的价值认同,坚持和弘扬 “行·知”文化,培育学校精神,陶冶、激励寨小师生自信、自强,主动发展。

2.精心规划校园文化建设

围绕办学理念和校训进行校园文化环境的规划,使学校一草一木、一墙一壁都能说话,都起到教育人、启迪人的作用。精心设计、建设校园文化,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氛围,形成美丽乡村校园环境。

精心布置教室和办公室环境,制定“室规”、“公约”,形成团结协作、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。

3.丰富文化渗透的途径

在开展好现有乒乓、数棋、剪纸等学生社团活动的同时,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,创建一批新的社团,使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中靓丽的风景。

围绕建设“书香校园”,有计划、有目的、有指导性地开展读书活动,营造勤奋读书、努力学习、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,培养学生读好书,好读书的习惯,努力营造“读书成为习惯,学习成为乐趣”的氛围。

在学科中积极渗透学校文化。一是以育真人为目标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,结合“八礼四仪”开发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现实的校本课程(《行知成长读本》)。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校文化,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学习做人、学会求知、学会生活。

二、实施行动德育,培育德育特色

依托校内外资源,与爱国主义教育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、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,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,实施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,合作交往、生活实践能力为目标的“行动德育”,探索构建“行动德育”工作目标与内容体系,建立以全员参与、家校合作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机制,培育学校德育工作特色。

1.实施行动德育

实施行动德育,是以学生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为内容,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,着力推进以让学生体验、感悟、内化和践行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。把学生培养成“会做人、会劳动、会合作、会生活”,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好少年。

1)拓展资源: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,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。加强社会教育资源、学校课程实施与校外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,开展主题鲜明、生动新颖、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、且为不同年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。

2)丰富活动:开展重在生活体验、实践锻炼的学校、年级、班级层面的德育系列活动。

3)开发课程:开发实施以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的校本课程,形成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《行知成长读本》。

4)实施评价:建立学生自主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评价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机制。

2.加强队伍建设

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,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。加强班主任培训,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。力争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,发挥德育骨干引领、辐射和孵化作用。

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小干部的队伍建设。完善小干部民主选举的工作,定期举办队干部教育,进行队知识、队干部技能和素质培训,建立队干部的评议制度。

吸引一些热爱教育、具有奉献精神、综合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的家长、老教师、老干部加入学校德育工作队伍;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、学校内外合作的德育工作机制,让广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内外德育活动中健康成长。

3.构建教育合力

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,根据不同学生年龄特点,设计家长学校培训内容系列,有计划地对家长进行培训,更新教育观念,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;增进学校、家庭和社区的交流与合作,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。

三、丰富校本课程,完善课程体系

以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实施载体,立足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,构建结构合理、富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;通过对教师的培训,增强课程的意识和能力,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团队;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,利用学校已经积累的经验和社区的文化资源,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开发校本课程。

1.建立三级课程体系

着眼于学生的发展,在落实课程计划,不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,不加大学生作业量的前提下,探索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、校本课程的优化组合,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。

2.组建课程开发团队

利用校内外资源,组建课程开发团队;加强培训,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,提升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。

3.完善校本特色课程

根据办学理念,文化建设和培育学校特色的要求,结合学生的需求,着力完善《乒乓运动》、《滆湖稻花香》原有校本课程、开发《数棋》、《刻纸》、《行知成长读本》等校本课程,逐步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。

4.丰富学科拓展课程

根据学生的需求,结合老师的特长,开设丰富多彩的学科拓展课程,结合艺术节、体育节、读书节、科技节等活动,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,发展特长与个性。

四、构建“行·知”课堂,提高教学质量

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,开发学生学习潜能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,以打造“行·知”课堂为重点,进一步深化改革,营造“真问题、真实践、真反思”的科研氛围,反思教学,优化教学过程,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方式,完善教学科研机制,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。

1.制定教改实施方案

成立学校教学改革领导小组,以打造“行·知” 课堂为重点,推进学科教学改革,深入研究、探索,持续学习、反思,形成学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,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。

2.推进行知课堂研究

持续推进课题《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行知课堂的实践研究》的研究,进一步解读陶行知先生“教学做合一”教育理念,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,构建以“行”(做)为核心的“行·知” 课堂。创新课堂教学结构和评价方式,提高课堂实效。

1)梳理“行·知”课堂基本理念

通过前一阶段的研究,我校初步积累了行知课堂的基本理念——“一个核心”(“行知课堂”以“行”为核心);三个定位(学生学习的三个定位:自主学习,合作学习,高效学习。)三个转变(教师由“教”变“导”,学生由“观”变“行”,课堂由“静”变“动”)。要进一步完善,使“行知”课堂的理念成为每位教师的价值认同。

2)完善“行·知”课堂教学结构

继续在数学、语文、英语学科分别以“做中学”、“读中学”、“玩中学”为重点,探究课堂方式,积累丰富的经验,聘请专家指导,进行整体架构,并向其它学科辐射,初步形成符合我校的实际“行·知”课堂教学结构。

3)探索“行·知”课堂评价方式

从以教师的“教”为中心的教学,向以学生的“学”为中心进行转变。教学评价也转向关注学生学习习惯、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,并以此为重点,完善课堂教学评价。

3.加强教研团队建设

加强教研组(含备课组)和课题组的建设。加强教研组建设,做到教研组听评课的有效开展,集体备课的扎实进行。推进现有课题的研究,做到研究有主题,有过程,有思考,有材料。同时加强教研团队的交流学习,通过走出去,请进来等方式提高水平,建构学习共同体。

4.完善教学管理制度

根据《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(2011版)》完善《寨桥小学学科教学常规》,围绕教学“六认真”开展教学研常规调研工作,完善学科教研组(含备课组)评价办法,建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。制订和完善课题研究管理办法,突出对研究过程的管理,使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更趋规范化、制度化、科学化。

五、加强队伍建设,促进教师成长

以培养一支“崇尚师德、关爱学生、为人师表;求真务实、善于合作、勇于创新”的教师队伍。”为目标,以“求真知,育真人”为核心,切实加强师德师能建设。以校本培训为抓手,搭建教师专业研修平台,引导教师积极反思,研究教育教学,提升业务水平。通过三年努力,专任教师中争取95%达到本科学历。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,高、中级职称和五级梯队教师各增加1-2名,培养一批校级骨干教师。

1.提高师德水平

落实《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》等文件精神;大力宣传师德模范、优秀教师典型事迹;开展“三讲三比”、“师德讲堂”、“爱生行动”“师德考评”等活动。引导教师“爱心育人”,做崇尚师德、关爱学生、为人师表的好教师,以爱心,责任和务实求真的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和谐发展、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。

2.提升专业水平

围绕本校教师队伍发展目标,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,提升专业水平,努力培养一支“求真务实、善于合作、勇于创新”的教师队伍。

一是指导教师自我分析,制定新一轮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。通过个人现状分析,自主确立三年发展目标,思考制定每一年发展的分目标以及相应的行动策略。

二是以提高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目标,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载体,构建适合教师主动发展的校本培训机制。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、管理水平、课堂教学水平、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为主要内容,开展“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与研讨”“专家讲座”“送教下乡”“寨小论坛”、“读书沙龙”、 “教学展示”、“教师基本功竞赛”、等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,推进课题研究,校本课程开发工作,创造条件,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外出学习研讨,学习理念,探索教育教学,反思实践,创新教学,提高水平。

3.培养骨干队伍

重视“五级梯队教师”培养,修订《寨桥小学学科带头人、骨干老师评选和考核办法》,根据各学科教师发展状况,在教育教学工作、教育科研、课程建设、学习进修等方面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,创造更多的成长条件,激励广大教师主动发展,评选一批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,激发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。

落实青蓝工程,充分发挥优秀老教师、骨干教师传、帮、带作用,通过教学反思、备课、听课、评课、命题、作业批改、个案分析、班级管理等基本功培训,通过课题研究、名师工作室引领和各级公开课、教学竞赛、观摩课教学的锤炼,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。

4.完善激励评价

根据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,结合实施教师岗位设置、绩效工资的实际情况,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办法,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,引导教师主动发展。

5.关注教师身心

坚持以人为本,关心教师身心健康,引导教师确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;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休闲、文体活动,提高每位教师的职业价值感,增强教师归属感。

六、加强硬件建设,改善办学条件

按照学校管理的规范和《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(Ⅰ类)标准》的要求,以满足学校教师教育教学需要为目标,积极争取,筹措资金,提高学校办公和教学设施配置水平,努力改善办学条件。

更新“班班通”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,升级网站和网络设备;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室装备;提升网络资源和软件系统水平;精心设计,合理规划,推进学校文化设施建设,提升环境育人的水平;升级图书馆设施;维修围墙;维护操场跑道。

第四部分  保障机制

为确保三年主动发展规划顺利实施、卓见成效,学校将建立下列保障机制:

1.统一思想  

思想决定行动。全体教师要在充分学习、讨论的基础上,认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各项工作的全局意义,树立科学、正确的发展观念,凝聚集体的力量与智慧,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、完善规划,促进学校全面、健康、协调发展。

2.组织领导

成立以校长为组长,学校领导班子成员、各处室成员和分管条线负责人组成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,具体负责本规划的实施和全程管理,做到全员参与,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。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坚持以学校发展为己任,树立尊重规律,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,加强团结协作,强化探索研究,锐意创新,切实提高规划的实施水平和能力,真正提高学校管理的整体效能。

3.建立制度  

不断充实、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。在尊重、激发教师责任心和创造性的前提下,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要求,结合绩效工资、岗位设置的实施,探索和创新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,促进教师主动发展,形成与学校办学目标相适切的制度文化。

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。学校规划经教代会讨论通过,并组织教师广泛学习,使学校主动发展各项目标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共同愿景。定期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对规划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,对每一学年规划实施情况(见附件:阶段工作)进行及时总结、调整。

4.营造氛围

一是坚持全面动员,全员参与,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、研读规划文本和相应的实施方案,同时向学生宣传,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、创造性,从而在校内形成主动发展的良好氛围。二是加强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各部门的联系与沟通,争取支持。加强与社会贤达、有识之士,以及广大家长的交流与沟通,取得理解和支持,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。三是加强与本区各兄弟学校的沟通和联系,增进合作,共同提高。

本规划经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实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小学

2017年11月

附:阶段工作

一、2017-2018学年的达成目标

1.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的要求,修订《寨桥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》和《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小学岗位设置聘用工作实施方案》。

2.围绕办学理念和校训进行校园文化环境的规划、设计,并启动实施。

3.围绕建设“书香校园”,添置相关设施,开展读书活动。

4.架构学校课程体系,启动校本课程《行知成长读本》开发,开发校本课程《数棋》。

5.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,修订《寨桥小学学科带头人、骨干师评选和考核办法》

6.更新“班班通”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,升级网站和网络设备,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置水平。

7.添置相关设备,升级学校图书馆室条件。

二、2018-2019学年的达成目标

1.实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,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氛围。

2.形成学校课程体系,完成《行知成长读本》和《刻纸》等校本课程开发。

3.梳理“行·知”课堂的基本理念,进一步完善“行·知”课堂的教学方式。

4.完善多媒体教室。

5.维修学校围墙。

三、2019-2010学年的达成目标

1.精心布置教室环境,创建班级的 “班旗”“班徽”,制定“班规” “班级公约”。

2.制定新一轮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计划。

3.维修操场跑道。

4.2019年底,争创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(金牌)